腦血管患者的心理護理
重度病患心理研究 2020-01-13 08:36
近年來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 結構的不斷變化,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率不斷 增加,心腦血管疾病 已嚴重威脅人類健康,由此引 起的病死率和病殘率 已超過癌癥。由于腦血管病是 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 ,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, 因此中老年人心理上都怕得 “中風”。一旦患病 , 思想上便產生很大的壓力 ,這種思想壓力對患者的 康復極為不利。因此,護理人員必須經常給患者以 安慰并了解患者在疾病各個階段的心理變化 ,從而 有的放矢地對其做好心理護理 ,以求達到最佳的治 療效果。
1 心理護理 的重 要性 針對一般都有較大的思想壓力的情況。在患者 入院后,首先要熱情接待 ,根據病情及時安排病房, 給患者測 T、P、R、BP,病房要整沽、舒適。醫(yī)護 人員要以熱情、和藹的態(tài)度詢問病情 ,以整沽的儀 表 ,文雅的舉止 ,贏得患者 的信賴,消除其恐懼心 理 ,幫助患者樹立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。通過長期 的臨 床觀察和護理實踐,我們體會到有的放矢地開展心 理護理工作,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2 護 士在檢查 中的心理護 理 每一位腦血管患者入院都需驗血檢查 ,抽血化 驗也需要護士對其進行心理護理。時常有這樣的情 況 :有的患者不愿抽血 ,抽不到一定數量便抽不出, 必須再重新找血管抽血,給患者造成緊張的懼怕的 心理。護士這時要耐心解釋,態(tài)度和藹,說明化驗 檢查的意義,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,以穩(wěn)定情緒。這些解釋不僅關系到護理質量,而且對護士 自 身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。在操作過程中,醫(yī)護人員 應注意自己的表情、言語。操作時態(tài)度認真 ,動作 熟練,使患者積極配合并有安全感。各種檢查及報 告結果一般由醫(yī)生進行解釋 ,以免解釋不當而增加 患者的顧慮。
3 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護理 對于急性患者的護理,醫(yī)護人員一方面按醫(yī)囑 采取多種治療措施外 ,還應多巡視病房,注意多給 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。此外要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 護理,告訴患者親屬在患者面前不要表現(xiàn)出驚訝, 悲傷。避免給其帶來更大的痛苦和精神壓力。在遇 到同病房患者病情危重時,要盡可能地將其轉至搶 救室 ,避免讓其他患者因目睹搶救過程而加重恐懼 和憂慮。
4 對康復期患者的心理護理 康復期患者的最大苦惱是偏癱,怕今后生活不 能 自理,迫切要求醫(yī)生用好藥,采取高效的治療手 段;多數患者還想知道預后會留下什么樣的后遺癥。 如果不給予解釋,就會給其心理上造成茫然和焦慮。 有的患者想加快恢復 ,加倍服藥 ;還有的因病程長, 服藥療效不顯著 ,想到今后不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、 工作和學習,害怕子女與家人嫌棄而顧慮重重。對 此護士要給以關心、體貼,經常與患者談心,向其 介紹疾病康復的中西醫(yī)治療手段,讓患者對疾病有 一 個正確的認識 ,安心治療 ,樹立樂觀精神和戰(zhàn)勝 疾病的信心。
由于腦血管疾病易復發(fā),所以已經康復的患者 有時會產生頭暈、頭痛,語言不流利,肢體麻木 ,全身乏力等癥狀。為了穩(wěn)定患者的情緒,除了做一 些必要的檢查外,要及時給患者堅持服藥,定期復 查。
對于長期 臥床 的患者 ,如 果護理 不當可能形 成 褥瘡,因此,在患者出院前 ,要通過示教讓他們掌 握按摩的一般常識 ,對已經形成的褥瘡要保持瘡面 清潔 ,并配以單方驗方。如用白糖涂瘡面 ,用雞蛋 內皮貼,這些做法在臨床應用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 果。同時向患者介紹飲食結構 ;以素食為主,宜食 ChinaJournalofClinicalM edicineHw icnc.A 清淡、高維生素食品,多吃水果、蔬菜。這樣既利 于消化,又可預防大便干燥。
心理護理是醫(yī)護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作 為一名護士 ,要 做好護理 工作 ,不僅 要具備高超 的 護理技術 ,而且還 要學 習和掌握對 患者的 心理護理 知識,只有對患者的身心進行全方位的護理,才能 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。